时间:2019-07-18 来自:德和资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苹果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产能过剩、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那么,苹果产业该怎样转型呢?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农业顾问团副团长、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高东升,他是这样说的(以下为采访实录):
对于苹果产业来讲,同样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那就是提质增效。具体来讲,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苹果种植总量控制和区域规划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种植面积是3500多万亩,总产量4400多万吨,这个产量占到世界苹果产量的50%以上。我们的苹果总产量很高,但是单产是比较低的。我们亩产只有1.1吨,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的亩产提高到2吨,我们就会有接近7000多万吨的产量,我们的加工量也就是1000多万吨,出口100多万吨,加上其它消耗的一共顶多2000万吨,那么我们还剩下几千万吨苹果怎么办,我们怎么应对?再加上,现在各地都在搞精准扶贫,搞乡村振兴,很多地方盲目发展苹果种植,全国的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所以,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我们要适度稳定现在的规模,而不是随意在哪个地方都要发展种植;另外一个就是苹果的种植区域规划。以前,农业部(现改为“农业农村部”)搞了一个苹果优势产区区划,划分了一个西部黄土高原优势产区,还有一个东部的环渤海湾优势产区。但是目前来看,新的产区也在不断出现,像西南高原地区,云南、四川的高海拔地区,那里的苹果质量也很高;由于我们的抗寒品种寒富的出现,这个品种是由沈阳农业大学选育出来的,让我们的苹果栽培的北线往北推了200公里,寒地苹果优势产区也在形成;加上,我们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哈萨克斯坦为主的一带一路的苹果带也会出现。所以,苹果的种植区划现在也摆在我们日事议程上来,除了国家农业部(现改为“农业农村部”)原先划定的两个优势产区外,其它的优势产区也要重新规划。作为一个县,一个省,也要有一个适宜的规划,并不是哪个地方都能栽苹果,我们要适地适树栽培,以此来发挥出苹果种植的最大效益。
二、品种结构的问题。
苹果的品种结构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我们老说苹果的品种结构不合理,晚熟富士一家独大,中、早熟苹果品种比例低,专用加工品种比例低,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现状。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替代富士的品种,我们没有育成一个国际化的品种。但是有一点,我们的品种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将来不会再出现富士一家独大的情况。你看,去年到今年卖得最好的苹果,是新西兰育成的一种“小苹果”,个头不大,英文名叫“rockit ”,我们叫“火箭”,10个苹果卖150块钱,就装在一个像盛放乒乓球的筒子里面,携带方便,外形好看。这就说明,人民群众对苹果消费的多样化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了。
所以,针对苹果的品种结构问题,将来一定要在我们的苹果产区内找到好的品种,适宜组成品种搭配,科学规划品种布局。
三、苹果的质量问题。
我们提出来要提质、增效,提质、增效是两个概念。提质是专门对质量而言的,增效是各种手段的集成,提高质量可以增效,降低人工成本也可以增效,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增效,所以这是两个概念。
单从提高质量这一块来说,我们现在也落入一个误区,认为我们要把苹果的质量普遍提得很高,才能达到目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像美国人搞苹果种植,
有很多人去看过,美国人要求整个果园里面,产15%的优质果,剩下的85%可以不管,这15%的优质果就能保证他们的效益,保证他们的收益。其它的果可以不管,无所谓,顶多就是烂掉,或者是用次果来酿酒。所以我觉得,我们对提质增效也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质量上来讲,我们如何来分类管理,来提供高档的产品,这是一部分;更多的,我们还是要提供给大众消费的苹果,有食品质量安全保证的苹果。
从增效上来讲,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因为现在的人工投入已经太高,全国平均亩投入4000多块钱,山东的更高,每亩地估计要6000多块钱。如何利用现代栽培模式,机械化的手段,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降低我们的劳动成本,这是我说的第三个问题。
四、苹果经营模式的问题。
苹果的生产模式、生产体系好解决,那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唯独苹果的市场经营模式这块不好解决,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的整个苹果产业和其它的农业产业一样,我们没有产业化的分工,我们国家在苹果生产上,包括在我们的大农业生产上,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产业化分工的。就是说,我们的老百姓既是生产者,又是流通者,还是经营者,还是销售者,集多种身份于一体。没有专业化的分工,这个价值链不能重构,价值链不能重构,市场风险最终都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所以,我们将来需要研究苹果的经营模式,产业化分工的问题,种的就是管种,你种好了就可以了。中间的贮藏、流通和销售这块儿,要有专门的人来做。
我们需要下很大力气,来解决经营模式的问题。
那么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苹果的采后储藏环节:
气调法贮藏苹果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贮藏方法,但是对于环境的温度还有湿度等都是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所以科学合理的贮藏才可以让苹果在不改变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保存更久。
真正的气调储藏是要让水果达到一个“休眠”状态,抑制果实的呼吸,果蔬实现休眠的最主要因素是降低库房温度,在低温保存的同时,降低库房的氧气含量,减少他的呼吸速率,从而减少果肉中糖分转化。除了降氧之外还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如果不控制库房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造成果蔬病变的。
在气调行业内必然要将现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或者说作坊类的模式整合、统一,从采前的种植管理、到采后的加工、储藏,以及后期的营销、科技体系互相交融,将原有单纯的‘建库存储’思路转变为种植、采摘、加工、储藏、销售一体化的平台体系的搭建工作,才能为行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气调存储方面,目前国内的气调行业大都仿自欧洲80~90年代产品,既没有技术优势,又没有品质优势,行业急需推进高品质、低风险、高性价比技术落地;2014年德和资与全球果蔬气调保鲜鼻祖级企业-荷兰VA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在苹果领域相继打造出海升集团(近十万吨体量)、新凤祥集团等一个又一个可比肩欧美气调保鲜技术的精品项目案例。